搜索

新闻中心
大国“焊将”高凤林:拒绝外企千万年薪只在闲暇时焊接东风导弹

类别:行业资讯   发布时间:2025-02-22 21:51:27   浏览:

  五金不知从何时开始,能保持一颗初心变成了需要奢求的事情,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人们很容易就因为一些事而辞职,换工作,如今一份工作干到老已实属不易。

  但即使如此,仍然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择一事,爱一世,终一生,不为繁华易匠心。一旦做了这份工作,就会将它做到极致,比如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,他被称为“中国焊将”,曾多次拒绝外企千万年薪,一心一意为中国火箭焊接“心脏”,他便是高凤林。

  高凤林,1962年出生于河北东光一普通家庭,和许多男孩一样,高凤林从小就喜欢“拆东西”,久而久之,他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,为其日后的前进方向埋下了伏笔。

  16岁那年,高凤林便考取了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211厂技工学校,成为焊接专业的一名学生,在学校的日子里,高凤林始终保持高度学习热情,能力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,2年后,高凤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并被分配至211厂14车间工作。

  说实话,基础焊接工作是非常枯燥无味的,但高凤林却没有因此懈怠,他反而在枯燥的工作中发现了乐趣,比如有没有更好的办法,可以补足焊接的漏洞?能不能采用其他焊接方式?这些疑惑,都成了推动高凤林前进的动力。

  就在高凤林刻苦钻研的时候,中国的航天业,也开始暗自发力,当年带高凤林的老师傅,就是我国第一代氩弧焊工,他一边教学员们,一边给他们说中国航天艰难的创业史,说航天产品成败的深远影响,老师傅的话,也深深打动了高凤林,再次让他下定决心:要做一名好焊工!

  上世纪90年代,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膜盒的焊接生产中,其大喷管的焊接一度成为研制瓶颈,因为焊枪多停留0.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。就在此时,高凤林站了出来,在接下来连续1个多月的时间里,他昼夜奋战,练到手都麻木了,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用热毛巾敷才能缓解痛苦,但他硬是坚持了下来。

  有心人,天不负,最终,高凤林攻克难关,成功焊接出第一台大喷管!正是因为高凤林的大喷管,才保证了长三甲等型号火箭的研制进度,而高凤林也凭借该喷管的制造工艺,荣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,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这是对他实力最好的认可。

  在随后的日子里,高凤林继续在岗位上奋斗,他炉火纯青的焊接技术,帮助火箭一次又一次完美升空,根据数据显示,高凤林为我国火箭焊接过的“心脏”,占总数的四成,他曾攻克的“疑难杂症”,更是多达200项,就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都多次邀请他出手相助。一些外企,更是朝高凤林抛来橄榄枝,甚至许诺他8倍年薪,但高凤林不为所动,始终坚守岗位。

  就在去年,高凤林又挑战了一个新的极限——研制新一代“长征五号”大运载火箭焊接发动机。要知道,在长征五号发动机的喷管上,光是空心管线就有数百根,管壁的厚度只有0.33毫米,这就意味着高凤林要经过30000多次精密的焊接,才能把它们编在一起,毫不夸张地说,一个小小的失误,就会前功尽弃,为了保证万无一失,高凤林甚至不敢随便眨眼。

  看着火箭成功上天,高凤林的内心无比自豪,由于成绩突出,能力过人,东风导弹的研发部门也曾找过他帮忙,但高凤林觉得,得先干好本职工作,焊接好火箭,所以只有闲暇时,他才能去焊接东风导弹。

  2019年,高凤林当选为“大国工匠年度人物”,如今的他,乃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,而他的徒弟中,已经有6人成为全国技术能手,工匠精神必将继续传承下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大国“焊将”高凤林:拒绝外企千万年薪只在闲暇时焊接东风导弹